寶寶幾個月大的時候,就特別喜歡大哭大鬧,甚至有的時候剛放下孩子就哭鬧,但是一抱起來孩子就不哭了,這實(shí)際上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(xiàn),不過孩子哭鬧了,家長就一定要抱起來嗎?讓我們一起看看孩子愛哭鬧的原因有哪些:
1.情感性依附的需要
新生兒身心方面的能力有限,需要仰賴父母的照顧才能夠生存。在這種依存的關(guān)系中,嬰兒逐漸發(fā)展出對父母親的情感依附。到了六個月大開始認(rèn)人的時候,嬰兒更會因?yàn)榭吹侥吧司徒箲],父母離開就哭鬧,這些都是情感性依附的表現(xiàn),也是很自然的現(xiàn)象。如果我們了解幼兒有這方面的需要,便會接納他、抱抱他,減低他的焦慮。等到這段時間(六個月至一、兩歲間)過去后,此種依附的需要便會逐漸減低。
2.工具性依附的需要
嬰幼兒在學(xué)會爬行、走路以前,都需要藉助父母或家中其他成員的擁抱,來移動身體、擴(kuò)展生活的空間。這方面的需要,在孩子能夠爬行、走路之后,就逐漸消失。
3.制約習(xí)慣的反應(yīng)
許多父母在剛開始帶孩子的時候,常是聽到孩子哭就把他擁入懷里,久而久之,孩子自然就學(xué)習(xí)到︰不舒服、有需要時就哭;哭了以后就期待著被抱。如果沒有人抱,便哭鬧不休??奘菋雰航枰员硎舅I了、尿濕了、想睡,或是想要親近家人的一種本能。他哭了,我們就該去抱他,觀察他、了解他哭的原因,不要因?yàn)榕陆o他過度的疼愛,而不肯抱他。如果我們對于寶寶的呼喚(哭)不加理會,恐怕幼小的心靈會有挫折感,反而會影響日后他對這個世界的信賴感。
許多研究顯示,母親擁抱初生嬰兒,是建立良好親子關(guān)系的第一步。嬰兒從母親的子宮初到人世,新的環(huán)境、新的生存條件,難免有不適的無助之感。把他擁入懷里,讓他體驗(yàn)溫暖的肌膚接觸,聆聽熟悉的心臟跳動,自然能減低他適應(yīng)新世界的焦慮,感受到親人對他的歡迎。等他漸漸長大,就會用各種方式傳達(dá)需要被抱的訊息。所以,寶寶哭鬧,家長一定要正視需求,給與擁抱和回應(yīng)。
當(dāng)孩子哭鬧的時候,父母首先應(yīng)該想的是不是孩子由于生理原因比如餓了、渴了、尿布濕了等。如果是這樣,父母一定要及時解決這些問題。如果孩子是因?yàn)橄胍蕾嚫改噶?,父母也要適當(dāng)?shù)陌押⒆颖饋?,以免孩子感受不到擁抱就會失去安全感?